-
【攀枝花招商】四川攀枝花发布康养产业标准体系 引领产业规范化发展
2023年,第五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四川攀枝花举行,期间当地发布康养产业标准体系及监测制度成果,并同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共达成11个康养产业意向签约项目,计划投资金额显著,其中5个重点项目通过“云签约”方式完成合作签约。 (一)康养产业标准体系的系统构建。攀枝花市立足康养产业发展实际需求,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共同推进标准体系研制。该体系历经四年时间分三批次完成编制,涵盖康养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流程规范、管理运营模式等多个领域,形成99项具体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过程充分结合攀枝花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等特色优势,注重科学性与实操性,为当地康养产业提供了统一的发展规范。 (二)康养产业监测制度的创新实践。攀枝花市康养产业监测制度经过四年探索形成,是四川省首个针对康养领域的地方统计调查项目。该制度通过建立涵盖产业规模、服务质量、经济效益等维度的统计指标体系,实现对康养产业发展动态的常态化监测。监测数据将为攀枝花市制定产业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数据支撑,推动康养产业管理从经验决策向数据驱动转变。 (三)招商引资项目的产业带动作用。此次签约的11个康养产业项目涵盖旅游度假、文旅融合、健康管理、医养结合等多个领域。其中,二滩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迤沙拉康养文旅小镇等5个项目在论坛开幕式现场通过“云签约”达成合作。这些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完善攀枝花康养产业的产业链条,促进康养与旅游、文化、医疗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区域康养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四)成果发布的示范引领意义。攀枝花市康养产业标准体系和监测制度的推出,标志着当地在康养产业规范化发展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形成“制度支撑标准、标准引领产业”的发展路径。这一实践为全国康养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也为产业制度创新探索了新方向。随着标准体系的实施和监测制度的运行,攀枝花将进一步提升康养服务质量,推动康养产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2025-07-07
-
【攀枝花招商】攀枝花多维度引导金融资源赋能绿色产业发展
近年来,攀枝花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与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持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通过创新信贷产品、拓宽融资渠道、强化保险保障等举措,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绿色产业领域,为招商引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可持续动力。 (一)优化绿色信贷体系,强化产业转型资金支撑。攀枝花引导辖区内银行机构立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针对工业技改、专精特新企业等绿色发展重点领域,创新推出以知识产权、碳排放权等为抵押品的信贷产品,拓宽融资担保范围。聚焦钒钛、钢铁等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加大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技术应用项目的信贷支持,推动产业向低碳化、高端化转型。2023年,攀枝花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领域绿色贷款余额保持较快增长,为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稳定资金保障。 (二)拓宽绿色融资渠道,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撑。攀枝花联合人民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召开专题座谈会,指导市、县(区)两级国有平台公司探索绿色债券发行路径,重点支持生态环境治理、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同时,建立绿色上市企业培育库,对符合条件的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等企业提供上市辅导服务,推动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2023年,当地已有1家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完成精选层挂牌募股,为绿色产业发展开辟了多元化融资渠道。 (三)完善绿色保险机制,筑牢环境风险防控屏障。结合市域内重金属生产、危险废物处理等产业特点,攀枝花推动建立环境风险与保险保障联动机制,引导环境高风险企业主动参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通过保险杠杆作用,强化企业环境风险管理意识,支持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构建环境风险多元共治体系。2023年,攀枝花参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累计为企业提供超千万元风险保障,有效降低了环境事故对企业和社会的影响。
2025-07-07
-
攀枝花市国企改革助推招商引资发展
2024年以来,攀枝花市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通过优化重组整合、规范资产交易、健全考核激励等系统性举措,提升国资监管专业化水平,市属国有企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优化重组整合,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该市聚焦主业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动市属国企实施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将分散在能源、康养、矿产等领域的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组建一批骨干产业集团。通过整合同类业务、剥离非核心资产,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有效提升了国有资本在重点产业的集中度和配置效率,为产业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二)规范资产交易运作,筑牢国资监管基石。严格执行国有资产交易管理制度,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对企业产权转让、资产处置、租赁等行为实施全流程规范管理。建立资产交易动态监测机制,强化交易前审查、交易中监督和交易后评估,确保每笔交易都符合“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从源头上防范国有资产流失风险,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三)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构建与企业功能定位、行业特点相匹配的差异化考核体系,将经营业绩、创新投入、风险控制等指标纳入考核范畴,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实施“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干部任免刚性挂钩”机制,完善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同时探索股权激励、超额利润分享等中长期激励模式,充分调动企业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 (四)深化招商引资协同,拓展合作发展新空间。通过改革赋能,市属国企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企业主动对接国内外优质资源,在产业合作、项目共建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推动一批符合地方产业规划的项目落地,带动了相关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发展,形成改革与招商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 (五)提升国资监管效能,服务发展大局。坚持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资监管职能转变,建立“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通过完善监管清单、优化监管流程,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精准度,为市属国企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注:本文内容综合参考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官方发布的国企改革相关政策文件及公开工作动态。)
2025-06-26
-
【2022年攀枝花招商】攀枝花市召开企业座谈会 阳光政务行动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攀枝花市召开企业座谈会 阳光政务行动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3 月 2 日下午,攀枝花市举行 2022 年第一次企业座谈会,总结 2021 年经济发展成效,部署新一年惠企服务工作。2021 年,攀枝花市经济稳中有进,多项指标实现突破,这与企业的健康发展密不可分。会上明确,2022 年将深入实施阳光政务行动,通过聚焦限时解决问题、落实惠企政策、依法依规服务等举措,全心全力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阳光政务行动以 “企业需求” 为导向,建立 “问题收集 — 分类交办 — 限时办结 — 反馈评价” 闭环机制。针对企业反映的用地难、用工荒、融资贵等问题,攀枝花市组建工作专班,实行 “一企一策” 精准服务。例如,对重点工业企业,由市级领导牵头挂联,定期深入企业调研,协调解决项目审批、要素保障等问题;对中小微企业,通过 “攀枝花市企业服务平台” 实时收集诉求,确保一般问题 5 个工作日内办结,复杂问题 15 个工作日内反馈进展。 在惠企政策落实方面,攀枝花市梳理出台《2022 年惠企政策清单》,涵盖减税降费、稳岗补贴、科技创新奖励等 30 余项政策,预计全年为企业减负超 10 亿元。同时,推行 “政策找人” 机制,通过大数据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主动推送政策信息,确保政策精准直达。2021 年,全市累计为企业减免税费 8.5 亿元,发放稳岗补贴 1.2 亿元,惠及职工超 5 万人次。 参考资料显示,攀枝花市近年来大力推进 “放管服” 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 1 个工作日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缩短 40%。同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快速响应机制,2021 年处理侵权案件 23 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超千万元。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攀枝花市 2021 年新增市场主体 1.2 万户,同比增长 15%,企业活跃度达 78%,位居全省前列。
2022-03-07
-
【2022年攀枝花招商】攀枝花市聚焦钒钛氢能产业 力促工业经济稳中求进
攀枝花市聚焦钒钛氢能产业 力促工业经济稳中求进 2022 年,攀枝花市以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为主线,聚焦钒钛和氢能两大重点产业,狠抓项目攻坚、园区升级、要素保障三大载体,推动工业强市战略落地落实。全年目标为: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 10% 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力争 8.5%,重点推进 76 个工业项目,新开工 30 个、竣工 20 个以上,完成投资 80 亿元以上。 在钒钛产业方面,攀枝花市将依托攀钢集团等龙头企业,推进宝达钛材深加工、西南钒钛新材料等项目,延伸钛材加工、钒电池等产业链条。宝达钛材深加工项目总投资 20 亿元,建成后可年产钛锭 5 万吨、钛材 3 万吨,预计年产值超 50 亿元,填补西南地区高端钛材生产空白。同时,加快建设国家级钒钛产业基地,推动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力争钒钛产业产值增长 15% 以上。 氢能产业方面,攀枝花市依托丰富的氢能资源,布局 “制氢 — 储氢 — 用氢” 全产业链。规划建设氢能产业园,引进上海氢枫等企业,开展氢燃料电池车辆示范应用,年内计划建成加氢站 2 座,投放氢燃料公交车 50 辆。同时,推动 “氢能 + 钢铁” 低碳冶金试点,利用氢气替代焦炭作为还原剂,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超 10 万吨。 为保障项目落地,攀枝花市建立 “要素跟着项目走” 机制,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用能指标。2022 年计划收储土地 2000 亩,新增工业用地供应 1500 亩;协调电网企业新增变电容量 50 万千伏安,确保项目用电需求。同时,开展 “银企对接” 专项行动,年内计划为工业企业融资超 100 亿元。
2022-03-03
-
【2022年攀枝花招商】攀枝花市擂响 "项目攻坚突破年" 战鼓 全力推动投资增长
攀枝花市擂响 "项目攻坚突破年" 战鼓 全力推动投资增长 一、动员大会召开:明确项目攻坚目标任务 攀枝花市召开全市 "项目攻坚突破年" 动员大会,全面部署项目攻坚工作,明确今年将通过狠抓一批重点项目攻坚突破,促进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具体目标是力争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1%,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 13%、17% 以上,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达到 36%、34%、53% 以上。 这些目标的设定,既体现了攀枝花市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准确判断,也彰显了全市上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决心。通过实施项目攻坚突破年行动,攀枝花市将进一步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效益,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重点项目攻坚领域:聚焦产业与基建 攀枝花市将聚焦工业、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开展项目攻坚突破。在工业领域,加大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的投资力度,推动钢铁、钒钛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提升工业产业竞争力。通过实施一批工业投资项目和技改项目,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的较快增长。 在基础设施领域,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推进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项目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加大水利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条件,增强发展后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三、保障措施与意义:强化责任与优化环境 为确保项目攻坚突破年行动取得实效,攀枝花市将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实行项目清单管理,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强对项目建设的跟踪调度和督促检查,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务服务,为项目建设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 项目攻坚突破年行动对于攀枝花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攀枝花市将有效拉动投资增长,促进经济稳定发展;优化投资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完善;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全市上下将以此次动员大会为契机,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全力推进项目攻坚突破年各项工作,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2022-02-10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